|
16
Aug 2001 MV Agusta F4S 1+1 新車抵港
|
|
   |
|
車輛提供:亞林電單車行
2385 9229 |
|
MV
Agusta歷史堂 - 在大部份年輕讀者仍未出世的遠久年代,MV
Agusta已橫行世界賽車場。他們共取得75次的世界製造商大賽冠軍和270次GP冠軍。Agusta的威名直令人聞風喪膽兩。
在1958年至1974年間,MV
Agusta連續十七屆取得500GP冠軍。強如本田亦無法在500GP賽事中取得任何甜頭而一度退出賽車舞臺。MV
Agusta旗下亦湧現了很多500GP的神話級車手,如四屆冠軍的John
surtees、Gary
Hooking、四屆冠軍的Mike
Hailwood、七屆冠軍(六屆350級冠軍)的Giacomo
Agostini和兩屆冠軍的Phil
Read。在1975年,七屆冠軍車手Agostini改投躍馬旗下並初奪冠軍寶座。MV
Agusta的主腦Count
Domenico亦因心臟病逝世,其後MV
Agusta所製造的產品如750S亦未能符合成本效益而終在1980年停止所有業務。終在1992年由Cagiva老闆Claudio
Castiglioni向Agusta家族買下了MV品牌,得使MV
Agusta 重見天日。 |
|
 |
 |
 |
|
F4S 的引擎是Cagiva意大利亞雷西的基地負責開發,而其他主要部件都是由位於意大利東部聖馬利諾,由Massimo
Tamburini和他的左右手Massimo
Parenti主理的CRC
(Cagiva Research Centre)全新開發的。高達1.6849以上的缸徑衝程比和放射式的哇佬設計,是和法拉利車廠的工程師共同研製的。 |
|
 |
 |
 |
|
至於它身上的Weber-Marelli燃油噴注系統沒有一般行「i」的通病,也是經過不斷的改良才能令到油門開合過程如此順滑無瑕。由座椅底伸出的四出二出一再出二出四的複雜死氣喉設計,靈感源自法拉利F40的同類設計。鍍上鉻鉬的鋼圓管和由鎂合金鑄造的車架由電腦設計及測試,確保壯麗奪目之餘,亦盡量保持輕盈。 |
|
 |
 |
 |
|
粗壯的49mm
Showa倒立前叉採用快速夾扣和大口徑的管型輪軸,都是CRC的精心傑作。Nissin特製的六活塞卡鉗和剎車主缸用上了Gagiva鬥500GP的秘技製成。橫置的Ohlins釘把裝法、頭掣動和離合器主缸都是CRC全新設計的,並已取得註冊專利。 |
|
 |
十多萬元的電單車,屬於「工藝級」作品,要成功勸服身邊的「財政大臣」批準購買,如果她冇份坐,阻力一定會更大。所以雙座位的F4S
1+1應該比單座的F4S更受歡迎。 |
|
|
|
|
|


|
MV
Agusta F4S 1 + 1
規格表 |

|
引擎: |
水冷四衝DOHC
16V 並列四汽缸 |
缸徑/衝程: |
73.8mm
x 43.8mm |
排氣量: |
749.4cc |
壓縮比: |
12.0:1 |
供油: |
Weber-Marelli
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|
最大馬力: |
126ps/12,500rpm |
最大扭力: |
7.3kg-m/10,500rpm |
點火: |
數碼點火 |
起動: |
電撻 |
傳動: |
6前速濕式多片鏈傳動 |
車架: |
鋼圓管配壓鑄式鎂合金 |
頭避震: |
49mm
Showa倒立前叉,預載受壓回彈調較 |
尾避震: |
Sachs單筒避震,預載受壓回彈調較 |
前掣動: |
310mm浮動雙碟式Nissin六活塞卡拑 |
後掣動: |
210mm單碟式Nissin四活塞卡拑 |
前胎: |
120/65
- ZR17 |
後胎: |
190/50
- ZR17 |
前傾角/拖曳距: |
24.0°/
98.6mm |
長闊高: |
2007
x 685 x -- mm |
軸距: |
1398mm |
座高: |
790mm |
油缸容量: |
20公升 |
乾重: |
192kg |
售價: |
HK$
158,000. (可代辦分期) |
香港代理: |
亞林電單車行
2385 9229 |
|
|